悟空打印坊-



15019447469

  • 返回
  • 首页
  • 导航
  • 首页 > 打印技术 > 3D打印基础知识

    SLS工艺3D打印加工的烧结过程是怎样的

    2014-04-19

    SLS工艺3D打印加工烧结时的物质迁移大致可分为表面迁移和体积迁移两类机制。表面迁移机制是由物质在颗粒表面流动而引起的。表面扩散和蒸发凝聚是主要的表面迁移机制。烧结体的基本尺寸不发生变化,密度也还保持原来的大小。体积迁移机制包括体积扩散、塑性流动亦即非晶物质的黏性流动,主要发生在烧结的后期。


    国产华曙白色尼龙材料打印


    烧结过程中颗粒之间的黏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烧结颈形成阶段。

    通过形核、长大等原子迁移过程,粉末颗粒间的原始接触点形成烧结颈。烧结颈的长大速度与物质迁移机制有关。较细的粉末颗粒可以得到较快的烧结;烧结温度对烧结颈长大有重大影响。与温度相比较,烧结时间的作用相对较小。这一阶段还发生气体吸附和水分挥发,由于粉末颗粒结合面的增大,烧结体的强度有明显增加,但颗粒外形基本未变。



        (2)中间烧结颈长大阶段。
    原子向颗粒黏接面大量迁移时烧结颈扩大,颗粒间距缩小,孔隙的结构变得光滑,形成连续的孑L隙网络。这阶段可以用烧结体的致密化和晶粒长大表征。在粉末烧结的致密化过程中,体积扩散、晶界扩散起主导作用。



        (3)最后烧结阶段。

    烧结是借助于体积扩散机制将孑L隙孤立、球化及收缩。SLS烧结用的激光器多为C02激光器。C02激光器可以以连续和脉冲两种方式运行,当重复率很高时,输出为准连续激光。激光烧结工艺属于无压烧结,即在真空状态下,将粉末材料置于激光烧结成型机中,将其预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用激光扫描烧结成型。


    此时材料烧结的传质机理主要是蒸发凝聚和扩散传质。由烧结机理可知,只有体积扩散导致材料的致密化,而低温阶段以表面扩散为主,高温烧结阶段主要以体积扩散为主。从理论上讲,应尽可能快地从低温升到高温,创造体积扩散的条件。高温短时间的烧结是制造致密化的好方法。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有关SLS工艺3D打印加工的烧结过程是怎样的分析,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参考。

    悟空打印坊可提供3D打印、开模打样、小批量制造、大批量生产、供应链咨询等服务。现有SLA工业级打印机120台,工业级SLS 3D打印机10台,惠普MJF 3D打印机9台,大尺寸设备联泰G1400,成型尺寸可达1400×700×500mm,设备价值超过1亿元。现3D打印材料有未来8000,尼龙、软胶、玻纤尼龙材料,外加新引进的高性能尼龙材料。

    上一个:SLS工艺3D打印制件的缺陷及改进措施有哪些

    下一个:SLM工艺3D打印的原理与优势有哪些

    其它问题

    
    电话 短信  地图    留言